警惕非法荐股 谨防“馅饼”变“陷阱”
2025-02-06 08:19:10来源:www.luwei123.com发布:二蛋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刊发了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在“下一阶段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部分,文章提出,整治非法荐股等乱象,坚决打击误导投资者、侵害投资者财产安全的违规行为。
非法荐股是指无资格机构和个人向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等直接或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形式包括网络直播荐股、社交平台荐股、软件荐股、培训荐股等。
从事非法荐股的人往往以“大师”“股神”等自居,但通常缺乏从业资质,他们以“分享炒股技巧”“大佬看盘”“高手指导”为噱头,通过展示虚假盈利截图、声称拥有“内部渠道”等形式从事非法荐股活动并骗取高额费用,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少投资者看中的是“大师”过往的“辉煌”业绩,希望跟着“大师”一夜暴富。殊不知,这些“辉煌”业绩都是包装出来的。投资者轻信“大师”,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对于非法荐股,证券监管部门的态度一直是“零容忍”,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与公安机关联合办案等方式,加大全链条打击力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精心编织的陷阱。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内幕消息”“稳赚不赔”“一夜暴富”等各种夸张的宣传保持警惕,时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另一方面,要谨慎甄别荐股行为,认真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资质,确保选择合法、正规的投资咨询渠道。如果遇到声称付费就能推荐“牛股”的情况,一定要果断拒绝,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当然,市场各方也需发挥合力,铲除非法荐股的滋生土壤。券商等金融机构要多渠道、立体式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做好风险提示,切实担起投资者保护的责任;媒体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提升内容的专业性和可读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投资者如何判断非法荐股;相关平台要加大治理力度,通过禁言、关闭账号等方式,切断各类非法证券活动的传播渠道。
投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投资者一定要保持理性,谨防“馅饼”变成“陷阱”。
上一篇: 1月份基金分红超250亿元:债基是主力 宽基显豪气 下一篇: 最后一篇
相关阅读
- 02-06 2024年保交房攻坚战目标达成
- 02-06 1月份基金分红超250亿元:债基是主力 宽基显豪气
- 02-06 探访春节假期深圳楼市:新房去化速度加快 二手房量价企稳
- 02-06 多方面入手深挖以旧换新消费潜力
- 02-06 大额逆回购到期无虞 2月资金面有望保持稳定
- 02-06 蛇年“价格战”开打:多家车企同日推出优惠政策
- 02-06 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历年最低
- 02-06 《哪吒2》拿下春节档票房冠军能否掀起中国动画电影热潮?
- 02-06 “非遗版”春节年味儿浓 年俗热引爆文化游
- 02-06 A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 DeepSeek概念股表现强劲
- 02-06 去年健康险保费收入近9800亿元 人身险行业探寻“第二增长曲线”
- 02-06 2023年商誉减值测试存在问题 远大控股及相关责任人收警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