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目标促物价处在合理区间
2025-03-09 10:21:12来源:www.luwei123.com发布:二蛋
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由过去多年的“3%左右”调整为“2%左右”。在国内需求有待提振、物价下行压力大于上涨压力的背景下,适度下调CPI涨幅目标,体现出明确而务实的政策指向,有利于更好凝聚共识、稳定预期,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CPI涨幅2%左右,是一个实事求是、积极有为的预期目标。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CPI同比持续低位徘徊,2024年全年涨幅仅为0.2%,大幅低于3%左右的年度预期目标;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已连续28个月下降,GDP平减指数连续7个季度负增长,名义增速低于实际增速。价格水平高低本质上反映的是市场供需关系,我国物价持续低水平运行,主要是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传导、国内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低价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物价是宏观经济的“温度计”,既不能持续高企侵蚀居民购买力,也不能长期低迷抑制经济活力。物价也是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信号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价格持续下行,会压缩企业利润空间、抑制企业投资意愿,进而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居民收入下降,并进一步影响消费预期和市场信心。
对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梳理发现,2015年至2024年期间,除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预期目标调整为“3.5%左右”外,其余年份均为“3%左右”。这样的目标设定,主要是为了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特别是过去几年,在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我国物价始终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重要民生商品和基础能源量足价稳,对全球物价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然而从今年的情况看,正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物价调控的政策重心需要从“控通胀”转变为“促回升”,通过各项政策和价格政策共同作用,在改善供求关系、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上,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
实现2%左右的预期目标,实践有基础,政策有空间。
纵向来看,最近10余年,我国物价总体保持平稳运行,CPI年均涨幅在2%左右。横向对比,美国、欧盟、日本等多个主要经济体也一直把2%的目标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锚”。从目标导向看,稳物价被放在宏观政策更加优先的位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并要求“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从政策空间看,我国今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将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同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这些政策瞄准影响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靶向发力,有利于提振需求稳定预期,推动供需关系更加均衡。随着政策措施逐步落地显效,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有望进一步增强,支撑价格回升的有利因素也将逐步增多。
张紫祎上一篇: 2025年2月份CPI同比下降 PPI降幅略有收窄 下一篇: 最后一篇
相关阅读
- 03-09 2025年2月份CPI同比下降 PPI降幅略有收窄
- 03-09 “开放透明”“双向奔赴” 人大代表团密集迎来“开放日”
- 03-09 依法惩治违法犯罪 资本市场强监管持续发力
- 03-09 两会受权发布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 03-09 资本市场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更好环境和生态
- 03-09 两会今日看点:多位部长将在民生主题记者会答问
- 03-09 代表委员热议 中国文化“出海”如何出圈又出彩
- 03-09 2025年“国家账本”:“大账”有力度 “细账”有温度
- 03-09 如何让人形机器人更快进入“寻常百姓家”?
- 03-09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 03-09 解“一老一幼”难与忧 委员建言创新举措完善机制
- 03-09 三部门回应社会关切: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