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您现在的位置: > 新闻 > 让城市有“里子”更有“面子” 多地地下管网改造按下“加速键”

让城市有“里子”更有“面子” 多地地下管网改造按下“加速键”

2025-02-15 20:18:26来源:www.luwei123.com发布:二蛋

  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五年,我国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预计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元。春节前,很多城市公布了2025年地下管网更新改造目标计划;春节过后,一些城市在地下管网的更新改造上按下了“加速键”,来看记者在重庆的探访。

  记者来到重庆市渝北区城镇排水管道改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在这个地下6米深的竖井里,记者旁边这一段干线排污管道刚刚贯通。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的支持下,春节复工之后,像这样的城市更新工程已经紧锣密鼓开工,跑出“加速度”。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的一条雨污水管道,全长是186.5米,埋深6米,提高了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能力,减少了雨污混流的情况。

  像这样的城镇排水管道,重庆今年将新建改造2500公里。此外,23万公里的各类管线,将迎来一次全面体检,而更多新技术也加入到地下管道的“体检”和“修复”中。在重庆江北区,一台管道检测机器人正在对排水管道进行巡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管道机器人的检测画面实时传输回地面,方便制定后续的施工或者修复计划。

  机器人巡检发现一段15米的管道需要修复,但修复方法也与过去有所不同。不需要挖开地面,甚至都不用工人下井,只需要将一种灰色的新型管道内衬材料放入排水管,由机器人将这种材料牵引至管道破损点,在不更换原有管道的前提下完成漏水点修复。

  在重庆市高新区一段完成智慧化改造的地下综合管廊,机器人例行巡检正在进行。巡检对象是敷设在管廊里的供水、通信、电力等各类管线。重庆市住建委管线中心副主任刘进称,自动巡检机器人上搭载了多种AI智能算法,比如供水管网裂缝识别检测的智能算法,在巡检过程中能够自动分析供水管网是否存在裂缝风险,并将相关的情况发送给监控中心。

  管廊里分布着大量温度、湿度等各类传感器,并接入了当地数字化城市运行治理中心。目前,重庆已有44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实现全天候智慧化运行。今年,重庆还将新建38公里地下综合管廊。重庆市住建委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处副处长胡文琦表示,重庆市还将加快数字管线建设,到年底全面实现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区域地下管线数字孪生。2025年,重庆要启动城市管线体检和更新改造,预计到2027年底更新改造各类管线1.1万公里。

  除了重庆,全国绝大部分各省(区、市都已明确提出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任务目标。2025年,北京将改造老旧管线1000公里,上海将完成13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此外,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内蒙古、云南、贵州等多地也都提出了具体的改造目标。

张紫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若涉及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Copyright © 2017-2024 www.luwei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芦苇下载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24036174号-5

芦苇下载站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