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这一年:经济增长动能在哪?
2024-12-13 16:19:15来源:www.luwei123.com发布:二蛋
定调来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走过2024,眺望2025,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在哪?答案更加明晰。
提高政策效能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经济工作会议释放鲜明的加力信号。
过去一年,许多观察者已注意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宏观政策“组合拳”出手更精准、配合更娴熟。
尤其今年三季度末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方面,果断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助经济回升向好。
这些政策工具新意更足、时度效把握更准确、实施步调更一致、组合效应更明显,凸显“系统集成、协同配合”。
着眼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稳住楼市股市”“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适时降准降息”等细致部署,同时要求“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明年中国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继续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维持市场信心和预期,支撑经济向潜在增速中枢回归。
释放内需潜能
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拥有14亿多人口和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劲生产能力,中国扩大有效需求潜力颇为可观。
充分释放这些潜能,需要着力点。今年以来,“两新”政策、“两重”项目等加快落地,让提振内需更加给力。
截至11月初,3000多万人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超4000亿元人民币;各地重大工程火热开工,推动1-10月份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加快至4.3%,为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升。
在***经济工作会议列出的明年九大重点任务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居首。从“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到“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有望撬动中国大市场释放更强劲增长动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全方位扩大内需,持续推进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建设,不只是应对风险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和根本之策。关键是要使有效益的投资和有潜能的消费形成良性循环的促进机制,巩固增强内需支撑国民经济循环的主动力作用。
积聚创新势能
眼下的中国有一大特点,越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行业,表现越抢眼。这背后,是以创新为显著特点的新质生产力在不断壮大、积厚成势。
中国企业竞相“上天”觅商机便是个显著的例子。就在不久前,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完成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闭环。低空经济“赛道”更加火热,众多企业锐意创新、各地政府悉心护航下,又一个万亿级产业冉冉升起。
正是这类有着高技术、高端化特质的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和效益增长打开新空间。
今年前10月,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5.9个百分点。根据毕马威的调研,对2024年企业营收有信心的中国CEO集中在工业制造及科技领域,他们普遍关心通过研发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培育未来产业”等工作被明确提及。
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相信,伴随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抬升,中国经济增长及企业营收将迎来实质利好。
张紫祎上一篇: 2024融合慈善晚宴在天津隆重举行 关注智力残障群体融合发展 下一篇: 最后一篇
相关阅读
- 12-13 2024融合慈善晚宴在天津隆重举行 关注智力残障群体融合发展
- 12-13 北京大兴与深圳产业创新合作再添新活力
- 12-13 中交设计:以多项荣誉彰显中国设计“国家队”风采
- 12-13 国信证券:积极践行责任担当文化,服务国家战略
- 12-13 沪指跌2.01%报3391.88点 两市成交2万亿元 餐饮旅游逆势走强
- 12-13 财政货币政策调整有何深意?“两新”政策有何利好?专家解读→
- 12-13 中消协提醒:未成年人理性“吃谷”谨防消费陷阱
- 12-13 明年中国经济怎么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梳理
- 12-13 降准降息空间有多大?探索拓展央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有何深意?
- 12-13 打好绿色金融“组合拳”,释放低碳转型“新动能”——湖北银行深化绿色金融的创新实践
- 12-13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匠心筑梦,技能闪光
- 12-13 新航城公司以投带引、招投联动促51家企业落地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